年夜饭的名堂很多,南北各地不同,有饺子、馄饨、长面、元宵等,而且各有讲究。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,是取新旧交替”更岁交子“的意思。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,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”新年大发财,元宝滚进来“之意。有的包饺子时,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,说是谁先吃着了,就能多挣钱。吃饺子的习俗,是从汉朝传下来的。相传,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,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,便制作了一种”祛寒娇耳汤“给穷人治冻伤。他用羊肉、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,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”娇耳“,下锅煮熟,分给穷人吃,人们吃后,觉得浑身变暖,两耳发热。以后,人们仿效着做,一直流传到今天。新年吃馄饨,是取其开初之意。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,盘古开天辟地,才有了宇宙四方,长面,也叫长寿面。新年吃面,是预祝寿长百年。
关于年糕,我跟老公在国内的时候都不是这种食材的粉丝。记得家里的表妹啊,长辈啊有很爱年糕的,可我对这种口感的食材就是没有热情啊,找了个老公在这方面跟我还真配。但是想想年糕这种食材,在整个大东亚地区都是广受欢迎的,特别是过年时,年糕,年糕,年年高的好彩头让年糕成为不能错过的一种食材。记得在韩国店买年糕片时,老公一直问我是否确定要买这个,因为若干年前我做过一次很失败的,他还记得。哈哈。这次我硬着头皮说保证做好吃!!!接下战书,年糕还是在我家冰箱里躺了好久,一直没想好怎么做才好。直到我在中国店看到新鲜的中式大蒜!眼睛一亮!就它了!也许是做了这么多年煮妇,经过历练,我的厨艺提高了一点,这次做的炒年糕大受孩子和老公的欢迎,我自己也是小小惊讶原来年糕也可以这么好吃啊!老公晚饭吃过这个后,还申请第二天午饭要带一样的!让他和我对年糕改观的做法一定要记录下来。
食材:
韩国年糕片一包,大蒜段,猪肉丝,蒜末,姜末
做法:
1。肉丝用料酒,酱油,糖,芡粉码味至少10分钟。
2。年糕片在滚水里煮得稍稍软捞起。
3。油锅里下姜蒜末爆香,下肉丝炒到8成熟起锅备用。
4。油锅炒年糕片到8成熟,倒入大蒜段翻炒断生,加盐,酱油和少许糖翻炒调味。
5。最后倒入肉丝,翻炒到肉丝熟起锅。
心得:
其实我对做年糕真的不敢写自己多有心得,我只说说我对这种食材觉得好吃的要求。
1。年糕的口感要软且韧,入口绵软但又Q弹,这就是年糕口感迷人的关键吧。所以滚水烫年糕的分寸要把握好,煮软但不能煮糊,一定要保持劲道筋斗。
2。要入味。记得十多年前我在杭州时,吃到杭州很有名的年糕,只觉得实在太淡口了,真想浇上很多酱油再吃。年糕片本身内部是不好入味的,所以我炒的时候力保每片年糕上都被调料裹住了。为了加香味,热油锅的时候我还加了一些鸭油(煮鸭子时捞起备用的),一点点荤油加上大蒜叶,让这道菜香很多啊。
3。加点肉丝也会让这道菜添香增味,肉丝本身很容易入味,跟本身没什么味道年糕一起吃,口感texture,味道层次分明啊,很match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