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牛肉烧饼或者叫烧饼夹牛肉】这个好吃不好吃,关键得看烧饼酥脆不,牛肉炖的烂糊不,有的地放香菜,有的不放,我本人不爱吃放香菜的老觉得抢味
【奶油炸糕】这算是甜点范儿的,外形有点像泡芙,最好是现吃现做才好,蓬松香甜,就着白糖吃。做法就是用面粉为原料,先烧适量开水,水开后,改用小火,将面粉倒人锅内,迅速搅拌直到面团由自变成灰白色,不粘手时,取出稍晾成烫面。白糖用水化开,香草粉用水化开,适量鸡蛋液在碗内搅匀,分几次加入烫面中,最后一次加入奶油、糖水、香草粉水,揉搓均匀。
【杏仁豆腐】这个我爱吃,做法就是用当年新下的大白杏,取出甜杏仁,浸泡去外皮,用小石磨碾成浆,过滤以后加入泡软琼脂一起煮,使琼脂熔化,最后倒入容器晾凉成型。吃的时候配上糖桂花水,再撒上点红绿樱桃丝。夏天秋天吃都好,润肺,味儿回味悠长。
【豌豆黄,芸豆糕,麻团】都是甜食,北京习俗,农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黄。因此每当豌豆黄就上市,一直供应到春末。北京的豌豆黄分宫廷和民间两种。豌豆黄是北京传统小吃,同芸豆卷一起传入清宫。宫里吃的时候通常装在精致的盒子里,还点缀以金糕。每当看见豌豆黄我就想起另外一北京点心,绿豆糕,当然没太大联系,我好那口,吃的时候特噎人,但是绿豆的香味也特浓,就是也齁甜!
【糖卷果】主料用山药和大枣,配以青梅、桃仁、瓜仁等辅料。甜啊!不过东西真是好东西!
【艾窝窝】每年农历春节前后,北京的小吃店要上这个品种,一直卖到夏末秋初,所以爱窝窝也属春秋品种,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。艾窝窝外皮用的糯米是已经蒸熟的,馅也用桃仁、瓜仁、芝麻仁和白糖事先炒好,所以做得之后就能食用。
【糊塌子】现如今我看见好多人管糊塌子叫西葫芦饼,其实这也算老北京人的家常主食之一,适合给老人孩子吃,用西葫芦、鸡蛋、面粉搅成糊,放饼铛上一摊,回民做馅儿都很讲究,牛肉馅的一般都是羊肉或者牛肉的。大葱和牛肉配的,汤汁饱满,吃起来很好!
想想当年的繁华门庭若市。
这些小吃看着没什么漂亮的外形,但每一道都是工序繁琐,差了一步味道也差了千里,来北京如果您想寻觅老北京的味道,您真可以去吃吃这些小吃,一定到正宗的老字号,店里还有好多老人,边吃边跟他们聊聊,您会对北京有一个更深的了解!(来源:食尚小米的博客blog。sina。com。cn/jimmy628)